现象级热播剧与严肃文学“同根生”,《漫长的季节》引发全方位关注

青岛文学,期待与影视强链接


(资料图片)

继《狂飙》之后,2023又一部现象级热播剧《漫长的季节》引发了剧迷全方位关注:三个老家伙破解18年前一桩碎尸案,三条时间线交织纠缠,这样一个故事播映后评分高达9.4分,社交媒体话题阅读量突破22亿,连续多日拿下视频播放平台冠军,而剧迷更是被剧中隐藏的众多细节折服,“至少看两遍,一遍看情节,第二遍梳理细节和伏笔。”然而实际上,很多观众并未到过东北,对上世纪九十年代的“桦钢”工厂生活也不熟悉,却在剧中找到了意料之外的感动和共鸣。

该剧导演辛爽迄今只有两部作品,一部《漫长的季节》,一部《隐秘的角落》,都是激发全民讨论的佳作。在仙侠剧、年代剧、谍战剧、武侠剧等题材热之后,《漫长的季节》凭借高级感的镜头、精致的叙事、充沛的时代情感赢得了观众,时代的情绪在几个并不好看的角色身上溢出来,渗到观众的心里。

《漫长的季节》也是典型的高品质严肃文学转化成剧集的案例,文学界半开玩笑地把双雪涛、班宇、郑执三位作家命名为“东北文艺复兴三杰”,他们创作的《漫长的季节》、《刺杀小说家》、《生吞》也在近年来集中改编为影视作品。

《漫长的季节》剧照

《漫长的季节》走红并不是孤例,班宇小说集《冬泳》曾经由于易烊千玺的推荐成为文学爆款,而《漫长的季节》里独属于严肃文学的沉潜力量转化为镜头语言后,掩不住其中的强悍、冷冽和宿命感。从严肃文学到影视作品,小说影像化在“本是同根生”的过程里有多少彼此助力,青岛文学又如何跟影视相关,我们采访了作家和研究者,探寻文学与影视的深度关联。

影视改编,保留作家原味

高品质的文学作品转化成影视作品,在国内外影视界是常见现象,像去年上线的悬疑题材《胆小鬼》、今年热播的科幻剧集《三体》,好莱坞的《沙丘》《老无所依》都是经典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典型案例。

东北文艺复兴三杰的作品改编近年来呈井喷之势,作家郑执自2020年起先后推出了《我在时间尽头等你》《胆小鬼》《刺猬》《被我弄丢两次的王斤斤》四部影视作品,而双雪涛小说改编的《平原上的摩西》(剧集版、电影版)和《刺杀小说家》更是引发了业界强烈关注,班宇小说改编的电影《逍遥游》、电视剧《漫长的季节》也在影视圈引发了轰动。

青岛科技大学广告与影视系主任乔洁琼认为,《漫长的季节》用了班宇同名小说的名字,虽然跟小说情节没有直接关系,但整部剧有浓郁的班宇味道,“班宇的小说情节、人物深入到剧中,成为剧中的毛细血管。比如《漫长的季节》中的厂长保卫科长、桦钢工人和大仙儿、洗发女郎在小说里都有对应性。一些特有的细节比如买彩票、打游戏等在班宇的文学作品里都有呈现,例如剧中王阳被保卫科诬陷盗窃的情节,在班宇小说《梯形夕阳》里就有描述,其他像找大仙儿‘看事儿’、跳进火炉省殡葬费等细节既满足了剧集情节要求,又有对命运人性和历史的描述和体验,这就是班宇的风格。”

一部老工业基地为背景、充满东北典型人物性格的剧集,却能赢得大江南北观众的喜爱,剧中的对白更是渗透了独特的东北语言艺术。

《漫长的季节》中一对恋人聊天,丽茹:“谁是弗洛伊德啊?”龚彪:“弗洛伊德是个学者,研究做梦的。”丽茹:“他分房了吗?”龚彪:“那没有,他不是咱厂的。”在其他地域的交谈里,一句“他分房了吗”应该让聊天戛然而止,但是一句“他不是咱们厂的”体现了东北人绝不让聊天掉地上的特点。

乔洁琼表示,“东北老工业基地承载着好几代作家的创作和回忆,许多影视作品都对东北厂区有特殊的叙事。著名学者斯维特兰娜·博伊姆有所谓‘面向过去的怀旧’和‘面向未来的怀旧’。前者也就是反思性怀旧,很多人不想回到厂区时代,但是又有一种怀旧的情绪,怀念厂区的生活,像剧中范伟饰演的老头王响对自己工人身份的自豪,而他收养的小儿子也是一种隐喻,小儿子代表未来。王响作为工厂先进人物最有资格缅怀过去,但是经历了巨大的命运波折后,他仍然要面向未来。《漫长的季节》表面上看是悬疑片,实际上满足了人们对历史怀旧和对未来的期待,在当下这个时代直击观众心灵,也让我对影视改编有了新的认识:以前说一个小说作品是否适合影视改编,要看它是否有视觉性、情节是否适合改编;然而对照《漫长的季节》可以看到,有了作品内涵之后赋予表层的情节还是比较容易的,这也是对影视改编的一个非常好的启发。”

从青岛故事到青岛影视

影视剧领域近年来热点板块轮动,《人民的名义》《觉醒年代》主旋律题材占据主流,而穿越、宫廷、仙侠、扫黑、谍战等题材也不断有爆款热剧推出,观看媒介的变化、大数据的应用直接使得网剧的制作更加有针对性。

乔洁琼表示:“随着‘优爱腾’三大平台占据主流位置,精品路线已经成为剧集的共识,涌现了爱奇艺的《狂飙》、优酷的《长安十二时辰》以及腾讯《漫长的季节》等精品。《漫长的季节》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回归,也是影视剧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,剧集创作必然要跟主流话语结合,同时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,走精品路线。”

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李莹博士既是文学研究者也是“新东北叙事”的亲历者,“《漫长的季节》之所以引起观众共鸣,在于作品里的东北不仅是文化符号也是一种情感结构,激活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记忆。它不是单线叙事,而是和百年中国的历史进程和中国人情感记忆相关联,好的文学作品可以取材当地故事,也能超越地域界限。”

青岛作家在小说影视化领域取得了亮眼成绩,作家连谏的《门第》、作家余耕的《假如没有明天》(改编成剧集《我是余欢水》)都取得了收视率、口碑双丰收。研究者也持续关注青岛作家的本地化创作,乔洁琼带领学生们梳理了全世界海洋电影汇集成专著《世界经典海洋电影赏析》,同时她也在从事网剧以及海洋主题动画的创作,“青岛独特的的历史文化、地理气候孕育了本土作家,对于山与海的叙事是属于青岛作家的独有特色,像高建刚的《太平角》、艾玛的《观相山》等作品我都非常认可。作家刘耀辉写的《野云船》有大海的气质,像祭海等场面也非常适合影视作品呈现。海洋民俗、海洋文化、海边特定人物的叙事在影视里很稀缺。然而青岛本土作家的影视开发还不够,我们可以大胆一点,关注山与海的气质,在形式上尽情发挥,把青岛的灵魂展现给观众。”

《门第》海报

李莹关注青岛现代文学作品影视化的可能,“市南区档案馆编纂的《桃源梦》是第一部关于青岛的现代小说,这部小说不仅讲了发生在青岛的故事,还描写了寓居青岛的遗老们的情感生活和命运走向。我觉得它很值得影视化,展现彼时彼刻情形下东方西方之间的、本土与外来之间的张力。”(青岛日报/观海新闻首席记者 米荆玉)

相关新闻

连谏:从小说到影视,作家退一步

青岛作家连谏创作过《门第》《家有遗产》《别对我撒谎》《迁徙的人》等数十部小说作品,多部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,其中电视剧《门第》迄今仍然是青岛题材电视剧的代表作。

连谏也是《漫长的季节》的热心观众,身兼作家、观众、编剧等多重身份,连谏对影视剧与小说的关系有着清醒练达的判断,“从小说到剧本,是在小说基础上的二度创作,我个人认为,作者参与到提建议的程度就可,比如在剧本开始创作前期,跟剧本主创团队说一下自己在这个小说里的遗憾,可能怎么样会更好,怎么弥补,或者后来想起小说的那些地方处理不恰当,怎么修正,从小说的文字表达到影视的画面表达,哪些地方怎么表达会更有助于画面体现。这些就足够了,而且要允许自己提的建议不被剧组主创采纳。”连谏的小说《门第》改成电视剧后,结局和小说的结局截然相反;她的另一部小说《凉爱》拍成电视剧时改为《暖爱》,文本创作与影视创作之间的权衡取舍,在连谏看来都需要体谅、理解。

在青岛拍摄的众多影视剧里,《门第》实现了青岛元素和影视爆款之间“鱼与熊掌兼得”,青岛人看了非常入戏,反映了城市众生相,而全国观众看了也叫好,“《门第》的成功要感谢制片方对原著文学地图的尊重,选择在青岛拍摄这部剧,尊重原著的文学地图设置,这一点我非常感谢制片人唐静和外联制片江丽。《门第》讲的都是平民老百姓的故事,唐静夸我的小说有毛茸茸的生活质感,这种毛茸茸的生活质感会让小说生动,会让制片方在做剧的过程中有用画面复原展现的冲动,并在影视化过程中尽量展现出小说人物的灵魂,回到原场景地。”

在连谏看来,《围城》和《漫长的季节》是国产剧里不可多得的具有文学艺术气质的剧集,“《漫长的季节》我看了,非常喜欢,这是一个有灵魂的剧,从剧情设置到服化道都很精彩,每一位演员的表演都可封神,那么质朴自然,可以说《漫长的季节》是我最近这些年来看到的最棒的一部国产电视剧。”如何创作一部有改编空间的小说佳作,连谏有着独家心得,“我从不跟风,从不写约稿,我只写那些经过我的观察和思考,打动了我内心的东西,当我有了一个主题,就会像母鸡孵蛋一样在心里默默地孵化每一个人物,一直到把他们孵化得栩栩如生了,才动手去写。还有另一个诀窍就是真诚,真诚地写作,不矫揉造作。读者并不比作者笨,写作者是否真诚,都在字里行间,欺骗不了读者,所以,永远不要觉得自己比读者高明,不要企图糊弄读者,他们不买账,影视制片方也是读者之一。我不仅在创作过程中不想影视化的问题,连能不能出版,能不能发表我都不去想,作为一个作者,在写作中唯一的任务就是把这个小说写好。小说写好了,后面一切都是水到渠成。”今年连谏又一部新作即将签约进行影视化改编,为读者和观众呈现影像里的青岛。(青岛日报/观海新闻记者 米荆玉)

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