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)

仙居县气象局气象服务主动护航大棚杨梅生长期

“世界杨梅在中国,中国杨梅出浙江,浙江杨梅数仙居。”时至5月,素有“中国杨梅之乡”美誉的浙江仙居,漫山杨梅树已经挂满核桃般大小的杨梅,尤其是生长在大棚内的杨梅,俨然已经进入着色成熟期。根据农林专家预测,今年的第一批大棚“仙梅”有望在5月中下旬上市。

众所周知,杨梅的生长期、采摘期都对气候条件极为敏感,而大棚杨梅的养护则更为严苛。

“大棚杨梅与普通杨梅打了上市的时间差,价格是卖得高了,但是一分价格一分辛苦啊,种植大棚杨梅要特别注意光照、温度、湿度等,比如在开花期,如果温度超过35℃,花朵很容易被灼伤影响挂果,所以一旦气温过高,就要及时揭膜通风,有时候天气不好,整晚都得守在山上。种杨梅哪有不和天气打交道的。”仙居县西炉杨梅种植大户王洪友如是说。

如何有效利用天时,趋利避害,提高大棚杨梅的产量和品质,是梅农最关心的问题,也是仙居县气象人的努力方向。多年来,由仙居县气象局组织专业农气服务团队深耕杨梅气象服务,为护航仙居人们的“致富果”贡献气象力量。

仙居县气象局农气高工朱寿燕表示:“大棚杨梅不但考验梅农的管理技术,也十分考验气象服务的精准度。这几年,我们针对大棚杨梅的直通式服务更加完善,及时更新梅农信息,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全程化、精细化、高质量的特色气象服务。”

与此同时,不断促进科技与服务的融合,依托新技术新理念,探索出多种别具特色的气象服务方式。首创的杨梅梯度实景观测已经发挥作用,通过实景观测的探头,可以直接观测到杨梅生长状况,并定时拍摄图片回传保存用于数据处理;在大棚内新建杨梅小气候站,足不出户就能掌握杨梅园的气候变化,以便指导接下来的农事活动安排;设立了直通式气象服务示范点,增设省级杨梅气象服务联盟标识、介绍、服务内容、智能大棚管理模式等,提升气象服务能力。

从常规业务观测“有什么给什么”,到主动对接梅农“要什么给什么”,从传统服务定期现场走访记录数据,到依托新技术新理念,促进气象高新科技与为农服务的融合,近年来,仙居县气象局不断创新服务形式和内容,探索别具特色的气象护“梅”方式。


关键词: